1992年 第17卷 第4期
摘要:
本文讨论空气声中的非线性声学。在这一部分,评述高强度声的理论和基本效应,强调了重要部分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意见。
本文讨论空气声中的非线性声学。在这一部分,评述高强度声的理论和基本效应,强调了重要部分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意见。
摘要:
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城市中的中小学校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严重,尤其是交通噪声。我们对不同噪声级(40至70dBA)下学生课堂行为作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和汉语清晰度测验。所得结果经单因子方差分析和t检验来考核(用高级统计软件RDAS)不同结果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从而可得出当噪声级Leq超过50dBA,或是L10>55dBA,L50>50dBA时,学生课堂行为会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还利用RBAS软件进行了皮尔逊(简单)相关分析,了解到上述心理学实验各作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很大,说明大部分作业不能相互替代,选择这些作业是必要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教室内最大容许噪声级定为L10=55dBA,L50=50dBA是合适的。
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城市中的中小学校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严重,尤其是交通噪声。我们对不同噪声级(40至70dBA)下学生课堂行为作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和汉语清晰度测验。所得结果经单因子方差分析和t检验来考核(用高级统计软件RDAS)不同结果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从而可得出当噪声级Leq超过50dBA,或是L10>55dBA,L50>50dBA时,学生课堂行为会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还利用RBAS软件进行了皮尔逊(简单)相关分析,了解到上述心理学实验各作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很大,说明大部分作业不能相互替代,选择这些作业是必要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教室内最大容许噪声级定为L10=55dBA,L50=50dBA是合适的。
摘要:
冲击伴随噪声是阻塞阀门噪声的重要成分。通常认为它是由阻塞喷注中的大尺度湍流结构和冲击气室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分析表明,对于确定的管道系统和阀门上游驻压,存在一个确定的阀门开启位置。这时阻塞阀门喷注的冲击伴随噪声最强。
冲击伴随噪声是阻塞阀门噪声的重要成分。通常认为它是由阻塞喷注中的大尺度湍流结构和冲击气室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分析表明,对于确定的管道系统和阀门上游驻压,存在一个确定的阀门开启位置。这时阻塞阀门喷注的冲击伴随噪声最强。
1992, 17(4): 262-269.
DOI: 10.15949/j.cnki.0371-0025.1992.04.004
摘要:
本文对一个模拟中国男性的人工头传输系统的频响、前后频响差和指向性等主要物理特性,以及方位感、声源远近感和房间大小感等重要听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人工头传输系统可以作为国内厅堂音质评价研究的一个有效工具。
本文对一个模拟中国男性的人工头传输系统的频响、前后频响差和指向性等主要物理特性,以及方位感、声源远近感和房间大小感等重要听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人工头传输系统可以作为国内厅堂音质评价研究的一个有效工具。
摘要:
本文讨论由海面噪声源与分层介质海洋所组成的海洋环境噪声模型。假设噪声源是统计独立分布在海面上的指向性点源,研究噪声源特性以及传播条件对海洋环境噪声场的影响。发展了海面噪声的简正波理论,并在一定条件下将简正波理论得到的适合于小掠角范围的噪声场方向密度函数解析延拓至大掠角范围,使之与射线理论表式衔接起来,获得了计算海洋环境噪声强度、空间相关与方向密度函数的简明表式。
本文讨论由海面噪声源与分层介质海洋所组成的海洋环境噪声模型。假设噪声源是统计独立分布在海面上的指向性点源,研究噪声源特性以及传播条件对海洋环境噪声场的影响。发展了海面噪声的简正波理论,并在一定条件下将简正波理论得到的适合于小掠角范围的噪声场方向密度函数解析延拓至大掠角范围,使之与射线理论表式衔接起来,获得了计算海洋环境噪声强度、空间相关与方向密度函数的简明表式。
摘要:
假设水声信道中存在界面的一次反射波,我们研究了卷积码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卷积码的解码是一解卷积运算,在某些情况下,解码时可以分辨多途信号,把它们对齐、叠加,改善了误差概率;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达不到这种效果。卷积码抗多途干扰的作用,如同在信道中垂直布设的声呐阵,对多途信号进行过滤。相比之下,卷积码容易实现得多。卷积码是抗多途干扰的优良编码信号。
假设水声信道中存在界面的一次反射波,我们研究了卷积码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卷积码的解码是一解卷积运算,在某些情况下,解码时可以分辨多途信号,把它们对齐、叠加,改善了误差概率;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达不到这种效果。卷积码抗多途干扰的作用,如同在信道中垂直布设的声呐阵,对多途信号进行过滤。相比之下,卷积码容易实现得多。卷积码是抗多途干扰的优良编码信号。
摘要:
基阵处理是对空间传播波所载信息的处理。在实际水声环境中,信号波阵面在随机时变介质中传播,常常出现空间解相关,导致波向量谱以真正的信号到达方向(DOA)为中心的角扩展。本文论述了这种带有角扩展的所谓广义指向性信号的基阵处理,并就这种信号模型在能量意义上实现了信号匹配。本文还给出了广义指向性信号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同时给出了一些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和新安江水库实验数据。
基阵处理是对空间传播波所载信息的处理。在实际水声环境中,信号波阵面在随机时变介质中传播,常常出现空间解相关,导致波向量谱以真正的信号到达方向(DOA)为中心的角扩展。本文论述了这种带有角扩展的所谓广义指向性信号的基阵处理,并就这种信号模型在能量意义上实现了信号匹配。本文还给出了广义指向性信号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同时给出了一些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和新安江水库实验数据。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辨识声呐系统对声源的方位测量数据中异常值的新方法。假定声源短时间内作匀速直线运动。辨识异常值的方法由三步组成:第一步把测量数据按每四个分为一组,采用Robust方法从每组中剔去两点,当数据中包含的异常值数少于50%时,则至少有一组剩下的两点是"好的";第二步,用每组剩下的两点求得方位与其变化率(θ0,θ0)的估计,并用它们分别计算 M-估计的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达极小的那组估计是(θ0,θ0)的"好的"估计;第三步,以此"好的"估计为初值,代人M-估计进行迭代,获得(θ0,θ0)的精确估计,用它所计算的各观测量的残差辨识异常值。该方法的崩溃点为50%,仿真例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本文提出一种辨识声呐系统对声源的方位测量数据中异常值的新方法。假定声源短时间内作匀速直线运动。辨识异常值的方法由三步组成:第一步把测量数据按每四个分为一组,采用Robust方法从每组中剔去两点,当数据中包含的异常值数少于50%时,则至少有一组剩下的两点是"好的";第二步,用每组剩下的两点求得方位与其变化率(θ0,θ0)的估计,并用它们分别计算 M-估计的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达极小的那组估计是(θ0,θ0)的"好的"估计;第三步,以此"好的"估计为初值,代人M-估计进行迭代,获得(θ0,θ0)的精确估计,用它所计算的各观测量的残差辨识异常值。该方法的崩溃点为50%,仿真例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摘要:
本文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对于单发、单收反射式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当声换能器离被成像物体较远时,可采用X-CT中的滤波-逆投影方法进行重建;当距离较近时,上述方法得到的重建像会大大失真。本文提出一种迭代修正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说明,与X-CT中常用的滤波-逆投影法相比,此方法可使重建像得到明显改善。
本文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对于单发、单收反射式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当声换能器离被成像物体较远时,可采用X-CT中的滤波-逆投影方法进行重建;当距离较近时,上述方法得到的重建像会大大失真。本文提出一种迭代修正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说明,与X-CT中常用的滤波-逆投影法相比,此方法可使重建像得到明显改善。
摘要:
以半波长夹心换能器的节点位置与压电陶瓷堆中心的距离为变量,分析了换能器的力因子,等效机械阻,潜在最大电声效率,以及电声效率与负载的关系等一些特性指标与节点位置的关系。提出了工程实际中,换能器节点位置选取的一些考虑。
以半波长夹心换能器的节点位置与压电陶瓷堆中心的距离为变量,分析了换能器的力因子,等效机械阻,潜在最大电声效率,以及电声效率与负载的关系等一些特性指标与节点位置的关系。提出了工程实际中,换能器节点位置选取的一些考虑。
1992, 17(4): 313-316.
DOI: 10.15949/j.cnki.0371-0025.1992.04.011
摘要:
螽斯的趋声行为实验表明它有很好的声音辨别和声源定位能力,这显然需要听觉系统进行复杂的信息处理。本文报道了螽斯前胸神经节中的听觉上升神经元AN3的声反应特征及其在脑中的投射。AN3属准紧张型听觉神经元,有较高的敏感性,方向性和强度编码能力,在听觉信息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其轴突投射主要集中在间脑外侧区,与脑内局部听觉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螽斯的趋声行为实验表明它有很好的声音辨别和声源定位能力,这显然需要听觉系统进行复杂的信息处理。本文报道了螽斯前胸神经节中的听觉上升神经元AN3的声反应特征及其在脑中的投射。AN3属准紧张型听觉神经元,有较高的敏感性,方向性和强度编码能力,在听觉信息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其轴突投射主要集中在间脑外侧区,与脑内局部听觉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